英国近年来手机盗窃案显著增加,尤其是伦敦地区,2024年报告的手机盗窃案达8万起,较前一年增长25%。这一现象引发了英国议员对苹果公司的指责,认为其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遏制盗窃,甚至可能通过相关商业模式间接获利。 议员的核心指控与依据1. 防盗措施不足与商业利益关联 议员指出,苹果和谷歌未按照警方建议禁用被盗设备的云端服务,导致这些手机仍能在黑市流通,转售价值高达2700万美元。下议院科技委员会成员马丁·瑞格利认为,苹果和谷歌“持续销售更多手机,因为这些设备未被从系统中移除”。这一逻辑基于:若被盗手机无法使用,用户可能更倾向于购买新机,从而推动苹果的销量增长。2. 服务收入与设备更换的潜在关联 苹果的AppleCare+服务允许用户在手机被盗后申请更换设备,需支付订阅费用或特定金额。尽管苹果强调该服务旨在提供保障,但议员认为这可能形成“盗窃-更换-销售”的循环,间接促进其服务收入。此外,苹果2025财年第二财季服务收入达266.5亿美元(同比+12%),其中AppleCare+等服务的增长可能与盗窃案激增存在间接关联。3. 高端设备的市场定位与盗窃目标 iPhone因高转售价值(300-400美元)成为主要盗窃目标,占伦敦被盗手机的91%。议员认为,苹果对高端市场的聚焦客观上刺激了盗窃需求,而其防盗措施(如激活锁)虽有效,但用户可能因无法解锁被盗设备而被迫购买新机,进一步推高销量。 苹果的回应与防御策略1. 安全投入与功能设计 苹果强调已投入数亿美元研发防盗功能,如激活锁(Activation Lock)和Find My服务。激活锁可远程锁定设备,需原Apple ID密码才能解锁,大幅降低被盗iPhone的转售价值。Find My功能允许用户追踪设备位置并远程擦除数据,尽管需iCloud订阅,但苹果认为这是平衡安全与用户体验的必要措施。2. 技术滥用风险的反驳 苹果监管和法律高级总监加里·戴维斯表示,若按警方建议直接远程禁用设备,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例如通过伪造禁用指令勒索用户或删除账户。此外,新型盗窃手段(如通过监视获取密码后重置Apple ID)显示,即使有防盗功能,仍需用户自身提高警惕。3. 合作与市场动态的回应 苹果指出,其与警方合作提供设备信息协助破案(如通过Find My定位被盗手机),并支持打击非法转售链条。针对伦敦盗窃案暂时下降15%(手机盗窃减少三分之二),警方虽未明确归因于苹果措施,但苹果认为其技术手段对遏制犯罪有一定作用。 争议的深层矛盾与行业背景1. 防盗技术的局限性 尽管激活锁曾使旧金山iPhone盗窃率下降38%,但伦敦盗窃案激增表明,犯罪分子已发展出规避手段,如使用法拉第袋屏蔽信号、拆解设备出售零部件。此外,部分用户因未启用Find My或忘记Apple ID密码,导致设备无法追踪,削弱了防盗功能的实际效果。2. 行业标准与监管缺失 议员认为,苹果和谷歌作为行业巨头,有责任推动更严格的防盗标准,如强制设备禁用功能。但苹果和谷歌均主张现有措施已足够,且需平衡安全与用户隐私。这种分歧反映了科技公司与监管机构在责任界定上的冲突。3. 二手市场与跨国犯罪网络 被盗iPhone常通过地下渠道流向低收入国家,这些地区合法手机价格高昂,进一步刺激了盗窃需求。苹果虽通过认证零部件流程打击非法拆解,但跨国销赃链条的复杂性使得治理难度极大。 总结议员对苹果的指责虽有一定事实依据(如iPhone盗窃率高、服务收入增长),但缺乏直接证据证明苹果故意通过盗窃牟利。苹果的防盗措施在技术上有效,但需与警方、监管机构更紧密合作以应对新型犯罪手段。未来,若英国政府强制要求设备禁用功能,或推动行业统一防盗标准,可能会对苹果的商业模式产生更深远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