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峰教授在消化道肿瘤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对推动全球消化道肿瘤治疗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峰教授是医学科学领域2024年“科学探索奖”唯一的女性科学家,她长期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精准化治疗和免疫治疗增效。她的获奖研究为“HDAC抑制剂协同抗血管药物增效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机制及转化研究”,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联合表观遗传学药物和抗血管药物协同激活抗肿瘤免疫的理论。王峰教授团队使用西达本胺+信迪利单抗(PD-1抗体)+贝伐珠单抗的三药联合方案治疗MSS/pMMR型结直肠癌患者,该结果已于2024年初发表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并在2023年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进行了口头报告。CAPability-01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线及以上治疗使用该方案的客观缓解率达4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7.3个月,18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率达64.0%,该治疗方案被认为是MSS/pMMR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极具前景的治疗选择。此外,王峰教授团队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以及晚期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早期筛查方面,他们创建了基于ctDNA甲基化的新型诊断体系,显著提高了肝癌及结直肠癌的早诊率。在晚期患者精准治疗方面,团队开展的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POLE/POLD1基因突变的泛瘤种人群接受PD-1单抗治疗的疗效,该发现为更多晚期泛癌种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POLE/PODL1基因突变也被国内外权威指南写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推荐检测指标。王峰教授针对食管癌牵头开展的两个大型Ⅲ期临床研究(JUPITER-06,ESCORT-1st),创建了免疫联合化疗新方案,使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取代了欧美常用的5-FU+顺铂方案,刷新了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生存期纪录。同时,基于前期JUPITER-06转化研究,建立了以基因组特征为依据的Esophageal cancer Genome-based Immuno-oncology Classification (EGIC)分型,为晚期食管鳞癌提供了新的免疫治疗决策手段。王峰教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nals of Oncology、JAMA Oncology、Cancer Cell、Cell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10项研究被写入美国NCCN、ASCO,中国CSCO、CACA等9部国内外权威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