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9.98万起!2026款比亚迪宋L/宋Pro DM-i正式上市 
十年积淀,超380万用户信赖,比亚迪宋家族再次刷新混动SUV价值标杆。 
 
10月23日,比亚迪宋家族迎来全面焕新,2026款宋L DM-i与宋Pro DM-i双车正式上市。新车以“长续航、低油耗、高智能”为核心卖点,推出多项升级配置。 
 
其中2026款宋Pro DM-i限时售价9.98-12.28万元,2026款宋L DM-i售价13.98-15.68万元,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选择。 
 
01 价格策略:击穿市场底线的诚意 
比亚迪此次定价策略堪称对燃油SUV市场的“精准打击”。 
 
2026款宋Pro DM-i通过超级置换权益,将购车门槛直接拉至10万元以下,彻底打破了合资燃油SUV与自主混动SUV的价格壁垒。 
 
具体来看,宋Pro DM-i推出三款配置:133KM进取型9.98万元、133KM超越型10.98万元、133KM卓越型12.2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限时优惠需在11月30日前下单方可享受,同时可叠加至高5000元贴息、三电系统终身保修等权益。 
 
对比同级车型,这一价格优势明显:丰田RAV4荣放燃油版起售价17.58万元,本田CR-V起售价18.59万元,即便是同为混动的吉利银河L7,起售价也达11.58万元。 
 
02 宋L DM-i:200公里纯电续航,插混也能当纯电开 
2026款宋L DM-i从续航、油耗、底盘到舒享配置实现七大突破,重新定义中级SUV的价值上限。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纯电续航提升至200公里,这意味着用户充电一次,足够通勤两周,甚至周末还能去郊外打个来回。 
 
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宋L DM-i都能当“纯电车”用。 
 
同时,新车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4升,长途出行时,一箱油即可搞定,全场景无忧。 
 
配置方面,2026款宋L DM-i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能过滤掉路面细碎颠簸,提升乘坐舒适性。 
 
全系标配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更为同级首搭,在140km/h时速内爆胎可快速介入控车,将横向偏移控制在75厘米内。 
 
外观上,新车新增官窑灰、星河米两种车色,内饰全系换装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并新增一体式智能冷暖冰箱、前排座椅按摩。 
 
10扬声器燕飞利仕音响与31色氛围灯联动,舒适体验再上新阶。 
 
03 宋Pro DM-i:百公里油耗3.2升,创全球SUV最低记录 
2026款宋Pro DM-i围绕“省油、能跑、好开、智能”四大家用核心需求,带来五大维度焕新。 
 
依托第五代DM技术升级,宋Pro DM-i亏电油耗低至3.2L/100km,这一数据创下了全球SUV最低油耗记录。 
 
纯电续航提升至133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达1508km,完美解决长途出行里程焦虑。 
 
新车底盘硬件显著升级,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可有效过滤路面细碎颠簸,过减速带时悬架能过滤掉多余弹跳。 
 
2026款宋Pro DM-i新增冰珀青车色,灵感源自宋代影青瓷。 
 
车内同样换装集成式豪华电子怀挡,新增手车互联、游戏中心、无麦K歌等功能,舒享体验同步进阶。 
 
04 智能科技:全场景智慧出行体验 
两款新车在智能科技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搭载DiLink智能网联系统(DiLink 100)。 
 
新增手车互联功能,支持华为、小米等品牌手机镜像、导航流转,没听完的音乐上车自动续播,导航信息无需重复操作。 
 
游戏中心提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亲子游戏;无麦K歌功能让车厢秒变“移动KTV”。 
 
2026款宋L DM-i还配备了26英寸W-HUD,车道指引、车速信息可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不用低头看中控,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 
 
驾驶辅助方面,宋L DM-i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全面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05 市场布局:双车合力覆盖主流SUV市场 
此次2026款宋L DM-i与宋Pro DM-i同步上市,形成了明确的市场分工。 
 
宋Pro DM-i聚焦家用SUV用户诉求,以更低油耗、更长续航正面对标合资燃油SUV;宋L DM-i持续夯实中级SUV市场标杆地位,形成上下覆盖、双车突围的市场格局。 
 
依托宋家族380万用户积淀与第五代DM技术背书,双车焕新巩固了比亚迪在混动SUV市场的领先地位。 
 
推动中国品牌SUV从性价比向高价值转型,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更经济、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比亚迪宋家族已推出十年,累计销量超过380万辆。 
 
本次2026款宋L DM-i与宋Pro DM-i的双双焕新,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更展现出其在混动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 
 
从200公里纯电续航的宋L DM-i到亏电油耗仅3.2L的宋Pro DM-i,比亚迪正不断突破插电混动技术的天花板。 
 
随着“油电同价”策略的深入推进,合资燃油SUV面临的压力将愈发巨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