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零食市场已迈入万亿规模,呈现出市场规模庞大、消费场景多元、品类丰富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等挑战。以下是具体分析: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态势良好。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8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过去几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774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消费需求与场景: 健康需求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关注度不断提升,天然、功能性休闲食品需求增长迅速,成分透明化和具有“清洁标签”的产品备受青睐。如低盐魔芋辣条、非油炸蔬菜脆片等健康化辣味零食品类增速超30%。 消费场景多元:零食消费场景化趋势显著,夜宵时即食辣卤产品增速达35%,办公室里分享装辣味坚果深受白领喜爱。此外,出行场景也为休闲零食提供了商机,良品铺子的“川味辣卤旅行装”在成都双流机场单月销售额就突破80万元。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集中度较低:中国休闲零食行业呈现“大行业、小龙头”的特征,格局较为分散。2022年龙头为国际零食巨头玛氏,市占率仅为2.3%,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龙头企业的市占率。 本土企业主导特色品类:具有中国特色的肉类零食、海味零食、辣味零食等,由本土企业主导,且增速较高、集中度较低。如肉类零食龙头周黑鸭2022年市占率为4.6%,辣味零食龙头卫龙市占率为9.3%。 线上线下渠道竞争激烈:2022年,休闲零食销售渠道中商超占比44%、流通渠道占比32%、电商占比14%。过去十年,商超和传统流通渠道份额下降,电商渠道占比快速提升,抖音电商成为休闲零食首选线上渠道,占比超50%。线下量贩零食店近年来异军突起,如鸣鸣很忙、好想来等,凭借价格低、品种多的优势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发展趋势: 功能食品日常化:功能性休闲食品需求将持续增长,如具有美容、减肥、补充营养等功能的零食将越来越受欢迎,预计2030年功能性休闲食品和特医休闲食品赛道市场规模将超800亿元。 情绪价值产品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零食带来的情绪价值,“小零嘴满足”成为追求美味、获得情绪健康、放松和缓解压力的重要方式,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包装、口味、体验等方面,以满足消费者的情绪需求。 生产消费一体化: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将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定制化生产、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提升产品信任度。面临的挑战: 同质化竞争严重:休闲零食品类繁多,市场分散,许多产品在口味、包装、功能等方面存在相似性,导致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难以突出自身特色,获取消费者青睐。 健康化转型压力大:虽然消费者对健康零食的需求增加,但休闲零食通常含有较高的盐、糖、油等成分,企业进行健康化转型需要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研发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面临成本高企的压力。 渠道管理难度增大:随着线上线下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企业需要平衡不同渠道的利益,优化渠道布局,提高渠道效率。同时,新兴的量贩零食店等渠道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产品定价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