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梧州:船舶有序装卸作业,激活西江航运“黄金水道”活力作为西江航运干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广西梧州依托“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持续优化港口作业效率与服务能力,船舶装卸作业呈现出高效、有序的良好态势,成为区域物流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作业场景来看,梧州主要港口(如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李家庄码头等)的船舶装卸聚焦大宗货物与集装箱运输两大核心。在大宗货物方面,煤炭、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物资通过货轮抵达后,码头配备的门式起重机、皮带输送机等专业设备会快速完成卸载与转运,部分货物直接通过陆路运输衔接至周边工业园区、电厂等需求端,部分则通过内河船舶转运至广西内陆或珠三角地区;在集装箱运输领域,梧州港已实现“门到门”物流服务,装卸过程中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货物损耗与转运时间,助力外贸及区域内加工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为保障装卸作业有序开展,梧州从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两方面持续发力。硬件上,近年来港口不断更新大型装卸设备,提升单船作业效率,同时完善码头堆场、仓储设施,扩大货物临时存储与周转能力,避免因场地不足导致船舶滞港;软件上,港口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船舶到港预报、泊位分配、装卸调度的数字化统筹,减少人工协调成本,同时加强与海事、海关等部门的协同联动,简化船舶进出港手续,压缩通关与待泊时间。船舶有序装卸作业不仅提升了梧州港的运输效能,更对区域经济产生多重带动作用。一方面,高效的物流通道降低了企业原材料进口与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吸引更多制造业、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在梧州及周边布局;另一方面,港口作业带动了物流、仓储、船舶维修等配套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此外,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梧州的港口作业效率提升,也进一步畅通了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物资流通,助力区域产业协同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未来,随着西江航道升级改造、梧州港智能化建设的持续推进,船舶装卸作业将朝着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进一步释放“黄金水道”的经济潜能,为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提供坚实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