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光通信行业中报点评:AI驱动结构性增长,龙头企业分化凸显2024年上半年,光通信行业呈现“传统业务承压、新兴赛道爆发”的鲜明分化格局。在AI算力需求的强力拉动下,高速光模块等细分领域实现量利齐升,部分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卡位与业务多元化布局实现净利润高速增长,但行业内企业业绩分化态势显著,新旧动能转换的产业特征愈发清晰。## 一、业绩全景:整体承压下的结构性亮点从行业整体表现来看,2024年上半年光通信板块呈现“营收微增、利润分化”的态势。六大代表性上市企业营收总计710.64亿元,同比仅增长2.77%;归母净利润总计36.22亿元,同比反而下跌14.31%,这一反差折射出行业内部的深度调整。细分领域的表现呈现显著差异:传统光纤光缆业务遇冷:受全球宏观经济压力及有效需求不足影响,传统光纤光缆市场持续承压。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缆产量累计达1.29亿芯公里,同比下挫24%;光缆出口550万公里,同比下降9.28%。反映在企业业绩上,长飞光纤营收同比减少22.66%,净利润同比下滑37.77%;中天科技净利润同比下降25.31%,通鼎互联光纤光缆产品营收更是重挫66.36%。AI相关业务爆发增长:与传统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驱动的高速光模块市场迎来爆发期。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飙升至144亿美元,同比激增52%,其中800G光模块需求同比暴涨6倍,400G模块增长2倍。受益于此,亨通光电凭借400G光模块国内外批量应用、800G模块通过头部客户测试的优势,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4.83%,净利润同比大增28.80%,成为行业亮点。## 二、增长核心:AI算力构建产业新引擎AI算力中心的建设热潮成为本次光通信行业结构性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影响已渗透至需求、技术、格局等多个维度。 1. 需求端:算力爆发催生传输刚需随着谷歌、英伟达、字节跳动、华为等中外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大模型训练与AI推理,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直接拉动高速光模块的刚性需求。光模块作为智算中心网络连接的关键组件,其速率升级节奏与AI算力提升高度同步——当前800G光模块已逐渐成为智算中心主流配置,1.6T产品开始送样测试,3.2T技术研发已启动。这种需求传导不仅体现在数量增长上,更推高了产品附加值,为具备高端产能的企业打开了利润空间。 2. 技术端:创新加速迭代AI需求倒逼光通信技术加速演进,硅光技术、LPO(线性直驱)及CPO(共封装光学)等方案加速商用。头部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抢占技术高地:长飞光纤助力建设全球首个800G空芯光纤传输技术试验网,打破全球空芯光纤传输单波速率记录;烽火通信联合伙伴实现19.65Thz超宽带S+C+L波段实时传输。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强化了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 3. 格局端:马太效应加剧AI带来的不仅是订单增长,更重塑了行业竞争格局。由于下游客户对供应商的测试验证周期长、替换成本高,率先实现400G/800G产品量产的企业形成先发优势,订单持续集中。国内市场呈现“头部企业领跑、中小厂商承压”的态势,旭创科技、新易盛等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而部分企业陷入“低速率产品无利润、高速率产品无订单”的困境,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加剧。## 三、突围路径:多元化与技术升级双线发力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新兴业务突破+多元化布局”的双线策略实现逆势增长,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1. 聚焦高端:锚定AI相关技术赛道企业普遍将资源向AI驱动的高端领域倾斜。长飞光纤通过整合子公司博创科技,重点拓展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业务;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在硅光系列产品上取得新突破,形成从低速率到高速率的全系列产品布局。这种聚焦不仅带来了直接的业绩贡献,更帮助企业抢占了下一代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2. 多元拓展:对冲周期波动风险面对传统业务的周期性压力,多元化成为企业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其中电力能源领域是布局重点。亨通光电在海上风电领域持续中标国内外重大项目,其超高压电力传输解决方案应用于“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中天科技的相关产品成功服务于川渝1000kV特高压交流工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长飞光纤布局的碳化硅器件项目预计2025年7月量产,有望切入新能源汽车等高增长市场,进一步丰富增长曲线。 3. 技术储备:布局下一代传输技术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对前沿技术的投入,为长期增长蓄力。在骨干网领域,G.654.E光纤凭借超大有效面积、超低衰减的特性,成为400G长途骨干网和算力网建设的首选,三大运营商已逐步扩大集采规模。在传输速率上,800G向1.2T、1.6T的升级已进入关键阶段,长飞光纤、烽火通信等企业的相关技术试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风险与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1. 潜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随着更多企业涌入高速光模块赛道,未来可能出现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挤压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技术迭代风险:光模块速率升级节奏快,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或技术路线判断失误,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需求波动风险:AI算力建设受宏观经济、技术突破进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若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相关企业业绩。 2. 未来展望短期来看,AI算力需求的惯性增长仍将支撑高速光模块市场保持高景气度,预计2025年全球800G模块需求量将突破2000万只。中长期而言,随着AI应用向医疗、制造等垂直领域渗透,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光通信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据预测,未来五年光模块市场将维持12%-14.9%的年复合增长,2028年规模有望突破280亿美元。对于企业而言,能否在高速率光模块量产、前沿技术储备、多元化业务协同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将成为决定其未来地位的关键。行业整体将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完成洗牌,技术领先、布局前瞻的企业有望持续享受AI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期红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