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名中国iPhone用户联合投诉苹果,指控垄断行为
上海一家法院去年驳回了类似的诉讼,但这一次,中国消费者选择了不同的维权路径。
“苹果在欧盟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在美国允许替代支付方式,为什么在中国我们却要被迫承受最高30%的‘苹果税’?”由55名中国iPhone和iPad用户组成的群体,于10月20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反垄断投诉,直指苹果公司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这起由律师王琼飞牵头的新案件,瞄准了苹果生态系统的核心规则:强制使用App Store作为唯一应用分发渠道、要求使用苹果的In-App Purchase支付系统,并收取高达30%的佣金。
01 投诉内容:苹果的三宗罪
这55名消费者的投诉依据中国《反垄断法》,指控苹果主要存在三项违法行为。
强制使用苹果支付系统是第一项指控,消费者购买数字商品时只能通过苹果的In-App Purchase系统完成交易。
限制应用分发渠道是第二项指控,苹果禁止中国用户像欧盟用户那样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或网站下载iOS应用。
高额佣金是第三项指控,投诉指出苹果向开发者收取高达30%的佣金,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投诉书中特别强调,苹果在不同市场实行差异化政策:在欧盟迫于《数字市场法》压力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
在美国,法院在Epic诉讼案中强制苹果允许替代支付方式。
然而在中国,苹果仍维持着封闭的生态系统,这导致中国消费者无法享受其他市场用户已经获得的自由选择权。
02 维权之路:从司法到行政
这已是王琼飞律师第二次牵头针对苹果的垄断投诉。
2021年,他代表消费者金鑫提起类似诉讼,要求苹果取消30%的App Store费用并赔偿损失。
该案于2024年5月被上海法院完全驳回。
王琼飞目前已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院已于2023年12月听取了上诉辩论,裁决仍未公布。
与之前的司法途径不同,本次投诉选择了行政投诉路径,直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王琼飞期望这种行政投诉能比司法程序更快速地通过监管机构处理。
这种策略转变显示中国消费者正在寻找更有效的维权方式,而行政投诉可能比民事诉讼更能迅速引发监管关注。
03 全球背景:苹果的监管困境
苹果的App Store政策正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挑战。
在欧盟,苹果已允许用户在设备上安装第三方应用商店,以符合欧盟《数字市场法》的要求。
在美国,法院在一起与Epic的诉讼中强制苹果允许外部支付方式。
但苹果仍试图对这些支付收取佣金,导致法官警告苹果停止该行为,否则可能面临藐视法庭诉讼甚至刑事指控。
在澳大利亚,Epic最近要求法院允许其应用在苹果设备上侧载,无需支付相关佣金。
这种全球趋势为中国的投诉提供了重要背景,中国消费者正在要求与其他地区用户相同的数字自由。
04 复杂局势: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苹果
此次投诉发生在中美贸易紧张关系加剧的背景下。
近期中国已针对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发起了一系列反垄断调查,包括芯片制造商高通对其收购以色列公司Autotalks面临的调查。
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中国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同时也是监管环境最为复杂的区域。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贡献了苹果收入的相当大比例;另一方面,中美科技领域的摩擦使得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这种复杂的背景给此次投诉增添了更多维度,不只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纠纷,还涉及全球数字市场规则竞争的大背景。
中国市场监管机构的下一步行动成为关注焦点。若监管机构受理此投诉,苹果将面临压力,需在中国开放应用分发或支付渠道。
这将是苹果在其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中,面临的对其App Store模式最大的一次考验。
全球都在观望,中国消费者能否赢得与欧美用户相同的数字权利,这将重塑苹果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之一的运营规则。
|
|